2025年5月18日,长春市育龙特殊儿童语言康复培训学校创新性地将课堂搬进了动植物公园。作为长春市民政局第五届公益创投项目"伴‘星’成长,为‘星’筑梦"的重要实践单元,这场主题为"探索自然之美"的研学活动,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自然与社会的全新窗口。
此次研学活动精心策划,旨在丰富孤独症儿童的课余生活,促进他们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学校深知,对于这些特殊的孩子而言,走出教室、亲近自然是一种宝贵的学习机会。活动当天,阳光明媚,孩子们在老师和工作人员的陪伴下,满怀期待地踏入了动植物公园的大门,一场充满惊喜与成长的旅程就此拉开帷幕。
走进动植物公园,仿佛进入了一个奇妙的自然课堂。老师们充分利用这天然的教学资源,开展了生动有趣的情景教学。当孩子们看到优雅挺拔的长颈鹿时,老师便借此机会介绍长颈鹿的生活习性、饮食习惯,引导孩子们观察长颈鹿的皮毛、长长的脖子等身体特征。孩子们专注地看着各种动物,现场充满了温馨与欢乐。
在植物园区,五彩斑斓的花朵、形态各异的树木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老师带领孩子们认识不同植物的名称、特点,让他们亲手触摸树叶,感受大自然的纹理与生命的力量。有的孩子轻轻嗅着花香,脸上露出陶醉的神情,那一刻,他们与自然紧紧相连 。
这次研学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参观,更是孩子们成长路上的重要一课。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得到了锻炼。在认知方面,孩子们对动物和植物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他们了解到长颈鹿的长脖子是为了吃到高处的树叶,向日葵会随着太阳转动。这些新奇的知识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在社交技能方面,“野人部落” 的互动环节尤为亮眼。活动前,老师们就通过模拟场景、耐心鼓励,引导孩子们大胆与 “野人” 请求合影、交流。当真正面对身着特色服饰的 “野人” 时,原本害羞、内向的孩子们逐渐放下戒备。有的孩子主动递出手机,请老师帮忙拍照;有的鼓起勇气与 “野人” 击掌、拥抱;还有孩子跟着 “野人” 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一同欢快地做游戏。这些曾经在社交场合中退缩的孩子,如今能够主动迈出与人交流的步伐,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这正是老师们长期教学成果的生动体现,也让在场的每一位老师倍感欣慰。
此次 “探索自然之美” 研学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孩子们在活动中的成长与进步让学校和家长倍感欣慰 。今年以来,学校已把此类实践形成了系列化课程,下一步计划对接更多社会场景,,将其作为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能力的重要方式,构建"星孩"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体系,让孤独症儿童能够接触更广阔的世界。正如那片被孩子们轻轻触碰的树叶,特殊教育需要整个社会的温柔托举。当阳光为返程大巴镀上金边时,许多孩子仍贴着车窗张望——这场跨越围墙的教学实践,已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探索世界的种子。